因为小龙虾,“盱眙”二字成了“最不生僻的生僻字”。
打开地图软件,搜索“盱眙龙虾”,国内各个大中小城市几乎都有分布,蔚为壮观。若单纯以美食IP为标准评选超级城市,盱眙将是“美食界北上广深”的有力竞争者。
龙虾开捕丰收 本文图片均为盱眙县委宣传部供图
盱眙是中国小龙虾美食发源地。上世纪90年代初,突破性的“十三香小龙虾”在盱眙异军突起,随后迅速火遍大江南北;世纪初,盱眙又率先开办龙虾节,借助节庆经济和大众传媒的力量,让盱眙这座苏北小城家喻户晓。
而当下的盱眙,已由初期简单的“捕捞+餐饮”,蝶变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小龙虾全产业链超级县城,去年小龙虾总产值超200亿元,现有相关从业人员超20万、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。同时,“盱眙龙虾”已连续9年独占中国水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榜之首。盱眙小龙虾何以长红?盱眙又是如何以小龙虾之名,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径的?尤其在社交媒体时代,网红城市不断涌现,但热闹过后是冷清,狂欢背后有焦虑,资深“特长生”盱眙的经验做法,无疑更值得重新审视。
一只小龙虾的崛起
盱眙是淮安下辖县,地处淮安市域最南端,西接安徽滁州,南望南京,距南京市中心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。
走在盱眙的大街小巷,小龙虾元素随处可见。
从新扬高速盱眙收费站开出,一座火红色的小龙虾雕塑首先映入眼帘,马路对面便是盱眙龙虾博物馆,再往前,便是外形酷似小龙虾的龙虾大厦,以及盱眙龙虾创业学院,路边大大小小的龙虾餐馆更是目不暇接。
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,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,上世纪30年代被引入国内。小龙虾适应能力较强,即便在污水中也能顽强生存——但这只是一种极端情况的预设,并不意味着小龙虾就是常年生活在污水里的物种,相反,小龙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,更喜欢清澈的水源和干净的食物。
盱眙正是好山好水之地。作为唐宋名城——古泗州州府所在地,盱眙地处淮河下游、洪泽湖南岸,水系纵横,湿地遍布,具备小龙虾生存和繁殖的优良条件。
老外品尝龙虾
曾经,小龙虾并不是一道正儿八经的菜肴。上世纪90年代初,盐水小龙虾开始陆续出现在盱眙人的餐桌上,但口感相当一般,甚至还夹杂着些土腥味。因此在不少人看来,这不过是一道可有可无的下酒菜罢了。
在盱眙做香料生意的许建忠,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。当时他已过天命之年,生意寡淡的他某天晚上在大排档喝酒发呆,看着桌上同样寡淡的盐水小龙虾,忽然灵光一现,为何不捣鼓一种香料,和小龙虾一起烧?
结合自身所学中药知识,经历一次次调配和烹饪试验,许建忠最终发明出一款龙虾调料,名曰“十三香”,赋予了小龙虾美食新的灵魂。
口口相传,“十三香”龙虾调料逐渐得到当地各大餐馆的认可和选用,引爆消费市场。“十三香调料为小龙虾的食用口味带来质变,让小龙虾由寒性食品变为温性食品,堪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性产品。”江苏省盱眙龙虾协会副会长张承东告诉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。 随后,越来越多的盱眙人开始入局成为从业者,搞捕捞、开餐馆、做物流……但彼时,盱眙仍是苏北贫困县之一,本地小龙虾消费市场的火爆虽为当地发展增添了新气象,但要想真正实现破圈突围,还远远不够。
龙虾大咖
2000年,借着节庆经济的东风,盱眙县委县政府首次搭台试水举办“龙年龙虾节”,短短两天时间,吸引到来自上海、南京等周边城市的三万多名游客到盱眙尝鲜,卖出近百吨十三香小龙虾。
这座苏北小城,之前哪见过这样的阵势?2001年,尝到甜头的盱眙正式开办首届中国龙虾节,采用“政府主导,社会参与,市场化运作”的模式,通过企业冠名赞助等方式筹集办节所需经费,举办了包括开幕式、文艺演出、万人龙虾宴、淮河民俗水上婚礼等活动,并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优势,彻底叫响“盱眙龙虾”品牌。
自此,“盱眙龙虾”全面开启南上北下,遍地开花。
不断进阶
相比碧螺春等生长环境较为特定的农产品,小龙虾地域性相对不强。因此在盱眙小龙虾横空出世后,国内多地也加入竞争,在养殖、口味、卖点等环节向盱眙发起一波波挑战。然而二十多年来,“盱眙龙虾”四字一直占据“顶流C位”,未曾离开,守擂有道。
龙虾二产加工
产业门类上,盱眙持续进行延链补链,目前已由初创期最简单的“捕捞+餐饮”模式,发展为集科研、养殖、加工、餐饮、冷链物流、节庆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。
科研方面,盱眙这些年一直在种苗问题上“较劲”。种苗被称为小龙虾的“芯片”,是产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去年,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大田试验小龙虾新品种。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,新品种与老品种相比生长速度平均提高18.6%,平均收获体重提高18.62%,亩产可提高18.8%。
目前,盱眙已建成总面积近1000公顷的洪泽湖国家级小龙虾种质资源保护区,开展了小龙虾规模化苗种稻田生态繁育,实现了春季生产成虾、夏季培育亲虾、秋冬季繁育苗种的全年候生产。
尽管自身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匮乏,但盱眙懂得借力——近年来,盱眙一直在推动和南京农业大学、扬州大学等高校的校地合作,共建科创平台。
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——虾稻共生
养殖方面,传统池塘养殖在盱眙已非主流,“稻虾共生”模式风头正劲,现已发展为“一稻三虾”:3月投入虾苗,次月捕捞,即“稻前虾”,个头普遍较大,最能卖出好价格;5月底插秧前放入第二茬虾苗,7~8月上市,即“稻中虾”;秋冬季水稻收割前后,再繁育一茬虾苗,即“稻后虾”。
一年内,稻田除了可收获一季稻谷,还能在春夏两季收两茬成虾,来年春天还能收获一茬虾苗。如此,稻田亩均效益可比单纯种粮提高5至8倍。目前,盱眙全县龙虾养殖面积超90万亩,其中“稻虾共生”模式超70万亩。
龙虾香米丰收
盱眙还在发力小龙虾加工,已培育和引进包括於氏龙虾等在内的规模以上龙虾加工企业十余家,实现由“卖鲜活龙虾”向“高附加值龙虾+加工”的过渡,促进农户与生产基地、农户与企业的深度融合。
许建忠创办的盱眙许记味食发展有限公司,现已成长为一家调料龙头企业,“我们的研发团队这些年不断创新,研发了麻辣味、香辣味、蒜香味等多种口味小龙虾调味料,以适应各地的口味偏好。”许建忠之子许瑞海告诉澎湃新闻。
餐饮消费方面,盱眙市场监管部门围绕食品安全、计量标准、明码标价、广告宣传等方面针对盱眙龙虾产业开展“全面体检”。“电子秤属于计量器具,必须每年进行强制检定。”“体检”过程中,执法人员会查看电子秤是否进行强制检定,对未按时检定的电子秤,现场联系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做好跟踪。
除了线下,盱眙及时入局发力线上,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,不断拓宽渠道。提前一天在平台下单“盱眙龙虾”,隔天取货,然后顺带在超市买几罐啤酒,上楼舒舒服服看一场球赛。在长三角,这样的消费场景已是司空见惯。
这得益于物流的迭代升级。去年,一个集交易、流通、集散、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平台——全球龙虾交易中心在盱眙落成。简单而言,这个交易中心的作用,就是要更有效率地把盱眙的龙虾卖出去。
此前,盱眙小龙虾交易多在传统的综合农贸市场内进行,不够集聚,而全球龙虾交易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