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湖北潜江:养虾有“稻” 致富有方 【乡村行 看振兴】 ◎本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徐 慧 陈 军 隆冬时节,湖北省潜江市的小龙虾依然“蹦”得欢腾。 1月3日早上6时许,天还未完全亮。位于潜江后湖管理区的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,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:数十辆冷藏货车列好队、敞开“肚子”,工作人员驾驶叉车来回穿梭,装货、签单、发车,流程井然有序。 每天,鲜活的小龙虾由数百名“虾哥”“虾嫂”们分拣打包后,从潜江发往全国600多个大中城市、1200个落地配送服务网点。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市场,基本实现一年365天为全国供应鲜活小龙虾。 小龙虾全产业链向千亿元冲刺 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因地势低洼,曾被称为“虫洼子”“水袋子”。以前,村民们靠种植传统农作物,收入微薄。 怎么留住年轻人、如何增加村民收入,成为赵脑村党支部书记赵常洪的头等大事。 2013年,得知有企业要打造万亩小龙虾标准化生产基地,赵常洪立即跟进,洽谈落地。随后,全村1.2万亩土地进行规模化整治,变成260个“虾稻共作”养殖单元。几年下来,落后村改头换面成为先进村。 站在赵脑村一处高地,“田成方、树成行、路相通、渠相连”的万亩虾稻基地情景,让人十分震撼。“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100万元以上,村民户均收入也有15万元以上。”赵常洪说,“虾稻共作”让村民们尝到了科学种养的甜头。 “‘虾稻共作’看似没有太多高深技术,但要实现好效益,把小龙虾养大、养好,里面大有文章。”潜江市精耘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强说,多亏职能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引导扶持,他也成了“养虾达人”。目前,王强所在的合作社有3000亩“虾稻共作”基地,每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。 多年来,潜江坚持创新驱动,在“虾稻共作”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基础上,不断提档升级。通过推广“虾稻共作”标准模式、复合模式、立体模式,实现不同规格小龙虾均衡上市和产业链提质增效。 一块标准“虾稻共作”田,除养虾种稻外,养殖户还在环沟中架设了30个网箱养牛蛙。采取这种立体模式,养殖户的收入也“立体”起来。 种养结合促生产,立体模式增效益。在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,除虾稻蛙,还有虾稻螺、虾稻鳝、虾稻鳖等生态循环新模式进行试验示范。
|